DB6106∕T221-2024 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延安市)

ID

1CF0B38A1B4B4E05ADED0AC500230064

文件大小(MB)

0.48

页数:

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延安市地方标准,DB6106/T 221-2024,代替DB612600/T 161-2019,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2024-06-07发布 2024-07-07实施,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6106,ICS 65.020.01,CCS B22,DB6106/T 221-2024,Ⅰ,目 次,前 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1,4 技术要求 1,4.1 选地整地 1,4.2 种子选择与处理 2,4.3 田间株行距配置 2,4.4 施肥 .2,4.5 播种 .2,4.6 田间管理 2,5 收获与贮藏 3,5.1 收获时间 .3,5.2 收获方式 .3,5.3 贮藏 3,6 残膜回收 3,附录A(资料性附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要病害种类及危害症状 .4,附录B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要虫害种类及危害症状 5,DB6106/T 221-2024,Ⅱ,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612600/T 161-2019《延安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生产技术规范》,与DB612600/T,161-201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进一步明确了适宜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玉米品种还应具有宜机收特性,大豆,最低结荚高度;,b) 增加了播前精选种子和种子包衣的技术环节;,c) 补充了4行大豆、2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生产模式,修订了田间配置相关参数;,d) 修订了大豆和玉米肥料使用的数量参数;,e) 增加了杂草防治的技术环节;,f) 增加了大豆控旺、玉米防倒的化学调控技术;,g) 修订了病虫害防治技术;,h) 增加了残膜回收的技术环节,本文件由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延安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延安市种,子管理站、延安市农业信息中心、延安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明君、李得孝、张强、杜娟、王波、邹亚亚、邓长芳、姚贵军、张连杰、韩,向东、屈洋、梁福琴、闫明伟、冯帆、高莹,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612600/T 161-2019,——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延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选地整地、种子选择与处理、田间株行距配置、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残膜回收等主要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延安市大豆、玉米生产区域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 禾谷类,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 豆类,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 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 2632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NY/T 499 旋耕机作业质量,GH/T 1354 废旧地膜回收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采用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套种方式,充分利用玉米的边行优势,实现合理轮作与机械化作业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4 技术要求,4.1 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势平坦的地块。根据玉米、谷子等前茬作物的土壤条件和地表秸秆覆,盖情况,进行灭茬和秸秆处理,机械整地符合NY/T 499 要求,2,4.2 种子选择与处理,4.2.1 选配品种,大豆选用耐荫抗倒、耐旱高产、底荚高度≥12 cm 的宜机收品种,如齐黄34、邯豆14、铁豆39 等,玉米选用株型紧凑、株高适宜、耐密抗病、宜机收的高产品种,如陕单650、延科288、万瑞168 等,4.2.2 精选种子,去除杂粒、病斑粒、虫食粒、秕粒或破碎粒,保留籽粒大小均匀一致的种子。大豆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2 要求。玉米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 要求,4.2.3 种子处理,大豆种子人工进行包衣或拌种,晾晒后进行使用,玉米选用高效、低毒、病虫兼防的包衣种子,4.3 田间株行距配置,采用3~4 行大豆与2 行玉米带状间作种植,玉米行距0.4 m~0.5 m,带间距0.5 m~0.7 m,大豆,行距0.3 m。3 行大豆2 行玉米种植模式:生产单元宽度2.2 m~2.4 m,两者带间距0.6 m~0.7 m,大,豆株距0.08 m~0.12 m,玉米株距0.11 m~0.15 m。4 行大豆2 行玉米种植模式:生产单元宽度2.3 m~,2.5 m,两者带间距0.5 m~0.6 m,大豆株距0.10 m~0.15 m,玉米株距0.12 m~0.15 m,4.4 施肥,播前施腐熟农家肥30 t/hm2~45 t/hm2,玉米使用30-9-6(N-P2O5-K2O)或相近配方,大豆使用,13-17-15(N-P2O5-K2O)或相近配方。玉米种肥亩施配方肥20 kg~25 kg,大喇叭口期在玉米行间亩,追施尿素15 kg~20 kg;大豆种肥亩施配方肥15 kg~20 kg。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 要求,4.5 播种,4月下旬~5月上旬,采用大豆玉米带状……

……